中国科学网手机版

首页 > 农业 > 要闻聚焦 > 文章详情页

8月桃树防治虫害 物理化学两法可选

中晚熟品种成熟,套袋的品种注意摘袋及采前的管理;采果后也不能放松桃园的管理,特别是虫害的防治,如叶蝉等,以保护好叶片,保证后期的营养积累,促进次年丰产。

桃小叶蝉又名小浮沉子、桃叶蝉,是桃树秋季的主要害虫。以成、若虫吸取树芽、嫩叶和枝梢汁液,被害叶初期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,以后逐渐扩大成片,严重时全叶苍白枯落,影响下年桃树开花结果。桃叶蝉一年发生4~6代,成虫喜欢在落叶、树皮缝、杂草或低矮绿色植物中越冬。翌春桃、李、杏发芽后出蛰,飞到树上刺吸汁液,经取食后交尾产卵,卵多产在新梢或叶片主脉里。8~9月最多且为害最重。

物理防治

冬季或早春,刮除树干老翘皮,清除桃树园四周落叶及杂草,减少越冬虫源。桃树冬剪以后,应及时涂刷白涂剂,以保护树体。

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。利用成虫的趋光性,可在夜间利用灯光来诱杀桃小绿叶蝉的成虫。

化学防治

在越冬代成虫大量迁入果园时,以及各代若虫的孵化盛期,及时喷药防治。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,或2.5%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,或20%呋虫胺可溶性粒剂1500~2000倍液等;采用高压喷头喷雾,同一种药剂不可连续使用超过3次,间隔7至10天喷药1次,连续喷药2至3次,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。(李延菊)

【版权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科学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 
 
 

分类导航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biz@minimouse.com.cn

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.minimouse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