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网手机版

首页 > 农业 > 要闻聚焦 > 文章详情页

创新五大长效机制推动“无黑无恶”创建

近日,记者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、杨陵区两级扫黑办了解到,为落实会议精神,杨凌通过创新五大长效机制,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网,推进“无黑无恶”创建向纵深开展。

最近,杨陵区李台街道办南庄村拆迁补偿核查正在进行,网格员马小鸽(化名)走村入户,一边倾听群众意见、征集问题线索,一边发放扫黑除恶密封信函。

当了解到群众反映拆迁补偿存在问题情况后,马小鸽回到村委会,打开杨凌综治APP,登录网格员账号,很快将事件上传到区扫黑办直通平台,不久问题便得到核查。

马小鸽告诉记者,作为网格员,把身边的大情小事及时上报,让一些黑恶势力犹如过街老鼠,无处藏身,人人喊打,这就是网格员在杨凌“无黑无恶”创建过程中发挥出的最大作用。

据了解,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,杨凌组织全区66个部门,1000多名干部和400多个网格员,开展拉网式“大宣传、大摸排、大化解”,发出密函7万份,摸排问题线索615条,已整治499条,办结率81%。通过网格化管理,信息化建设,社会化服务,织密织牢网格,让黑恶势力在网中得到有力打击,让行业乱象在格中得到有效整治。

此外,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杨凌坚持问题导向,率先在全省开展“无黑无恶”创建,建立起“群众共建、打早打小、巡查督查反馈、部门协作联动、社会监督”五大长效机制,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,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,统筹推进“无黑无恶”创建活动取得实效,从而实现平安杨凌,法治杨凌,文明杨凌创建目标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(杨凌发布记者 赵玉婷)

【版权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科学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 
 
 

分类导航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biz@minimouse.com.cn

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.minimouse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