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网手机版

首页 > 农业 > 要闻聚焦 > 文章详情页

“果二代”子承父业 靠种苹果走上人生“巅峰”

中国科学网 www.minimouse.com.cn    张彦斌在查看苹果的生长情况

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欣 张小雄 王朝阳 实习记者 郭媛媛

从未打过工

车早都有了

房子买在百米大道“富人区”

娃娃上学只选“四大名校”

家里开销全靠种苹果

两代人累计收入已超过500万……

面对各种采访设备云淡风轻,金句频出,这位朴实憨厚的延安汉子再次刷新了我们对种地的认知。

张彦斌,43岁,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人,山地苹果种植大户。

去年10月份,苹果成熟,过去论斤卖的情形变了,今年论个儿卖。张彦斌听到这个消息开心地几天没睡着觉。

清园后,张彦斌算了一笔账:40亩地,产果10-11万斤,总共比往年多卖了十几万。这个事情能弄,明年咱还论个儿卖!给记者讲到这儿,张彦斌笑得合不拢嘴。

凭啥论个儿卖?张彦斌听到记者的这个提问愣了一下,从他的眼神中我能感觉到,他觉得我很无知。

张彦斌说,延安这几年搞这个苹果后整理,搞选果线,搞产业帮扶,我理解实质就是帮助大家卖个高价钱,而且确保每年都卖高价。选果线的作用就是提升苹果价值,延安有50条吧,它是通过智能扫描将苹果按照大小、色泽、糖度等分成不同等级,分级分价销售,贫困户还能免费选果。最后算下来,一斤能多卖一块左右。

张彦斌告诉记者,自己这一手种苹果的绝活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,上世纪80年代,宝塔区开始种山地苹果,父亲就是第一批,还受过市里表彰,家里还存着当年佩戴大红花领奖的照片。“今年光果袋就套了50万,看样子卖50万没问题!”

【版权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科学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 
 
 

分类导航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biz@minimouse.com.cn

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.minimouse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