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网手机版

首页 > 农业 > 要闻聚焦 > 文章详情页

陕西黄龙:香菇基地话丰收

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通讯员 李永超

近日,在陕西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药王庙组的香菇大棚里,火辣辣的太阳依旧阻挡不了工人们注水、采摘、分级的热情。

“基地建在我们村后,大家伙既能务工,又能学技术,看着一筐筐香菇被销往外地,我们都打心眼里高兴。”正在采摘香菇的曹应珍动作迅速又娴熟,往年农闲时她都外出打工,现在在自己家门口上班,又能挣钱又能顾家,所以她总是干劲十足。

6至10月份是反季节香菇出菇期,可采摘4-5茬。这5个多月,附近村民和贫苦户在基地务工的人均预计收入近12000元,香菇已然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。

据香菇基地负责人介绍,现在香菇市场批发价7.5元1斤,崾崄因昼夜温差大,长出的反季节香菇90%以上都是花菇,市场需求量比较大,西安卖家直接派车来拉。今年基地15万棒香菇,预计毛收入150万元左右,现在固定用工15人,等到香菇集中采摘的时候用工量需要30人左右。同时,随着全乡香菇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,基地也在积极拓宽增收渠道,今年种植药用灵芝、黑木耳总计5万余棒,并逐步试验和推广仿野生种植,通过在产业技术上的范示引领和对群众的成品菇保价回收优惠政策,基地将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。

下一步,崾崄乡将坚持以食用菌生产基地为示范,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其中,加快脱贫攻坚步伐,让群众腰包鼓起来,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【版权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科学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 
 
 

分类导航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biz@minimouse.com.cn

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.minimouse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