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网手机版

首页 > 农业 > 要闻聚焦 > 文章详情页

家禽打针有“八忌”

1.在禽腿部打针忌打内侧。因禽类腿上的主要血管神经都在内侧,在这里打针容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,出现针眼出血、瘸腿、瘫痪等病,应选择在禽腿的外侧打针。

2.给仔鸡或皮下打针忌用粗针头。粗针头打针因打针深度小、针眼大,药水注入后容易流出,继而影响预防治疗效果,且针眼大容易发炎流血,要用细针头(人用针头),打油性药液可以用略粗一点的针头。

3.在胸部肉上打针忌竖刺。给仔禽、雏禽打针因其肌肉薄或针头过长,竖刺容易穿透胸膛,将药液打入胸内,引起死亡。要顺着禽的胸骨方向,在胸骨旁边刺入之后,回抽针芯以抽不动为准(抽不动说明针头在肌肉中),这时再用力推动针管注入药液,如果是熟练的打针者,可以不用这样试。

4.药液多时忌在一点打入。因禽的肌肉比猪牛的薄,在一点打入多量药液,易引起局部肌肉损伤,也不利于药物快速吸收,应将药液分次多点打入肌肉。

5.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忌在禽腿部打针。禽的主要活动器官即是腿部,有些药物刺激性强、吸收慢。如青霉素油、油疫苗等,应当选在翅膀或胸部肌肉多的地方打针。

6.打针时忌捉拿不稳。家禽在打针时疼痛不安,反抗是正常的,捉拿禽时要以不紧不松为准。

7.打针时忌不消毒。打针所用针管、针头等都要煮沸半小时消毒后再用。打针时最好用酒精棉球擦禽皮肤,打完针再用棉球擦针头,当然有条件的可以一只禽一换针头。

8.打针忌粗暴。捉禽打针,对禽类来讲本身即是个强刺激,操作人员要动作轻而快,推完药液要按住针眼,迅速拨出。(李忠)

【版权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科学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 
 
 

分类导航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biz@minimouse.com.cn

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.minimouse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