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网手机版

首页 > 农业 > 要闻聚焦 > 文章详情页

夏季食用菌栽培如何降低染菌率

中国科学网 www.minimouse.com.cn

栽培方式食用菌夏季栽培必须采用熟料栽培。除了熟料栽培,其他栽培方式,如生料、发酵料、半熟料等,培养基处理都不是绝对无菌的,在夏天高温、高湿、微生物活跃的环境下,因污染很容易导致栽培失败。

配方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,某些品种,在夏季有专用的夏季配方,但是配方调整范围不大,工厂化生产夏季因配方导致的污染较少。但对于小规模栽培,在夏天就应该注意减少配方中营养料的添加比例,高营养容易导致细菌感染。

拌料夏季食用菌生产拌料要做到随拌随用,即当天拌料,当天装袋,否则会导致培养料酸化,营养损失较大,这一点工厂化生产都能够做到。

装袋(瓶)拌料后,装袋(瓶)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,一方面减少培养料因时间长而酸化,另一方面防止装袋后,等待灭菌的时间过长,在栽培袋内酸化。

灭菌装袋(瓶)后,要尽快灭菌,装袋后,在菌袋密闭的环境中,夏季“两高一活跃”环境中,培养基很容易酸化。

接种方式一定不要采用开放式接种,即使抗杂能力最强的平菇也要采用精细化接种。

发菌温度夏季要想办法降低发菌温度,如果发菌温度长时间高于25℃,红色链孢霉等高温条件治病杂菌很容易出现。夏季生产中,要合理确定生产量,工厂化生产要根据培养房空调的制冷降温能力确定产量,不能为了数量而生产。农户在夏季生产中,要尽可能减少摆放密度,增加菌袋之间的空隙,降低菌袋之间的积温。

通风夏季培养室、发菌棚要注意通风,保持培养房空气的新鲜度,避免高温、高湿、通风不良三种情况同时存在。

消毒夏季更要注意生产环境的药物消毒,要提前预防,不能等到污染率失控在加大药物消毒力度。(李崇鑫)

【版权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科学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 
 
 

分类导航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biz@minimouse.com.cn

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.minimouse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