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网手机版

首页 > 农业 > 要闻聚焦 > 文章详情页

“石榴盆景王”平玉振收徒传承盆景技艺

本报商丘讯(特邀通讯员 闫占廷)日前,在位于河南省宁陵县石桥镇的古榴盆景文化园里,河南省盆景协会副会长、盆景大师平玉振收徒仪式隆重举行,现场高朋满座,热闹非凡。在石榴盆景温室大棚里,6位徒弟在到场嘉宾的见证下,向师父平玉振呈拜师帖、叩拜行礼、敬香茶。随后,平玉振先生分别向弟子们赠送了一把剪刀一把锯,并谆谆告诫:“学艺先学德,做人要光明磊落。学习盆景技艺,要谦虚谨慎,要有痴迷执着的情怀,要刻苦钻研,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”

随后,盆景大师平玉振带领大家参观了他的石榴盆景园。该园建于2009年,占地10亩,现有珍稀石榴盆景、对节白蜡盆景和青檀盆景等上千盆,价值上千万元,它们是平玉振大师耗费10年心血培育而成。在这些铁杆虬枝的盆景前,平玉振给弟子们悉心讲解石榴盆景如何造型,并手把手教授徒弟怎样修剪。徒弟韩太启评价平玉振先生说:“师傅传艺从不保守,但要求极为严格。”

河南省盆景协会会长禹端说:“石榴盆景是门栽培艺术,它化腐朽为神奇,被誉为有生命的‘雕塑’,具有很强的工匠精神。这次平玉振大师举行收徒仪式,旨在把石榴盆景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,输入了新鲜的血液,这也让我看到了河南省石榴盆景发扬光大的希望。”

据了解,今年69岁的平玉振先生痴迷盆景已30年,尤为对古桩石榴盆景情有独钟。为养好石榴盆景,他十年如一日,潜心研究古桩石榴的特点和习性,探索出把杂木盆景技法与果树技法结合,把岭南蓄枝截干技法应用石榴盆景上,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盆景创作风格,他的石榴盆景作品多次荣获国家、省市级大奖。并受山西临猗县石榴种植合作社之邀,为125名新型职业农民授课传技,拉长了当地石榴产业的链条,把废弃的老树变成人人喜爱的“金疙瘩”。

【版权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科学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,并自负法律责任。 中国科学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

 
 
 

分类导航

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网站留言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biz@minimouse.com.cn

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网www.minimouse.com.cn